粉碎性骨折
粉碎性骨折屬于完全性骨折,指骨質碎裂成三塊以上,又稱為t或y型骨折開放性骨折是指骨折處皮膚或粘膜破裂,骨折端與外界相通。股骨部位粉碎性骨折會使人變成瘸子。
- 目錄
-
1.粉碎性骨折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2.粉碎性骨折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3.粉碎性骨折有哪些典型癥狀
4.粉碎性骨折應該如何預防
5.粉碎性骨折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粉碎性骨折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治療粉碎性骨折的常規方法
1.粉碎性骨折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造成粉碎性骨折的主要原因:
直接暴力:如汽車撞擊小腿導致脛腓骨骨折;
間接暴力:如突然跪倒時股四頭肌猛烈收縮導致髕骨骨折;
積累性勞損:如遠距離行軍易致第二三跖骨骨折
2.粉碎性骨折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1.早期并發癥
(1)休克:嚴重損傷,骨折引起大出血或重要器官損傷所致。
(2)脂肪栓塞綜合征:發生于成人,是由于骨折處骸腔內血腫張力過大破壞,脂肪滴進入破裂的靜脈竇內,可引起肺、腦脂肪栓塞。
(3)重要內臟器官損傷:①肝、脾破裂。②胸肺損傷。②膀骯和尿道損傷。腸損傷。
(4)重要周圍組織損傷:
①重要血管損傷;常見的如伸直型肋骨探上骨折,近側骨折端易造成肪動脈損傷,腔骨上段骨折的腔前或腔后動脈損傷,股骨鑰上骨折,遠側骨折端可致服動脈損傷。
②周圍神經損傷:特別是在神經與其骨緊密相鄰的部位,如肋骨中、下1/3交界處骨折極易損傷緊貼膚骨行走的撓神經,排骨頸骨折易致胖總神經損傷。
③脊髓損傷;為脊柱骨折和脫位的嚴重并發癥,多見于脊柱頸段和胸腰段,可出現截癱。
(5)骨筋膜室綜合征:即由骨、骨間膜、肌間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內肌肉和神經因急性缺血而產生的一系列早期癥候群。最多見于前臂掌側和小腿,常由損傷骨折的血腫和組織水腫使其室內內容物體積增加或外包扎過緊、局部壓迫使骨筋膜室容積減小而導致骨筋膜室內壓力增高所致。
2.晚期并發癥
(l)墜積性肺炎:多發生于因骨折長期臥床不起的患者,特別是年老體弱和伴有慢性病的思者,有時可因此而危及患者生命,應鼓勵思者及早下床活動。
(2)褥瘡:嚴重骨折后患者長期臥床不起,身體骨突起處受壓,局部血液循環障礙易形成褥瘡。常見部位有能骨部、破部、足跟部。
(3)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多見于骨盆骨折或下肢骨折,下肢長時間制動,靜脈血回流緩慢,加之損傷所致血液高凝狀態,易發生血栓形成。應加強活動鍛煉,預防其發生。
(4)感染:開放性骨折特別是污染較重或伴有較嚴重的軟組織損傷者,若清創不徹底,壞死組織殘留或軟組織覆蓋不佳,可能發生感染。處理不當可致化膿性骨髓炎。
(5)損傷性骨化:又稱骨化性肌炎。由于關節扭傷、脫位或關節附近骨折,骨膜剝離形成骨膜下血腫,處理不當使血腫擴大,機化并在關節附近軟組織內廣泛骨化,造成嚴重關節活動功能障礙。特別多見于肘關節。
(6)損傷性關節炎:關節內骨折,關節面遭到破壞,又未能準確復位,骨愈合后使關節面不平整,長期磨損易引起損傷件關節炎,致使關節活動時出現疼痛。
(7)關節僵硬:患肢長時間因定,靜脈和淋巴回流不暢,關節周圍組織中漿液纖維性滲出和纖維蛋白沉積.發生纖維粘連.并伴有關節變和周圍肌攣縮,致使關節活動障礙。這是骨折和關節損傷最為常見的并發癥。及時拆除固定和積極進行功能鍛煉是預防和治療關節僵硬的有效方法。
(8)急性骨萎縮:即損傷所致關節附近的病性骨質疏松,亦稱反射性交感神經性骨營養不良c好發于手、足骨折后,典型癥狀是疼痛和血管舒縮紊亂。
(9)缺血性骨壞死:骨折使某一骨折段的血液供應被破壞,而發生該骨折段缺血性壞死。常見的有腕舟狀骨骨折后近側骨折段缺血性壞死。
3.粉碎性骨折有哪些典型癥狀
骨質疏松癥因其發病的隱蔽性、診斷手段的特殊性,被喻為"靜悄悄的疾病",患者的就診率低,臨床醫師的漏診率高。研究顯示,只有60%的人知道骨質疏松癥,其中僅10%的人知道骨質疏松會發生骨折。
對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在治療和預防上還存在一些誤區,有必要重新認識,加以澄清。
誤區一:不重視輕微外傷
有一個病例給我印象很深。那是一個72歲的老先生,早上下床時右髖部扭傷,感覺到有些疼痛但還可以走路。他在兒子催促下到醫院就診,拍片后沒有發現明顯骨折。接診醫生告誡,有些沒移位的輕微骨折早期拍片發現不了,過一周左右骨折端骨吸收后,拍片才能顯示,因此應臥床休息,不要站立行走,一周后再拍片復查。但老年認為沒發現骨折就沒事,走著回家,第二天開始疼痛加重不能站立,再次到醫院檢查拍片,發現右股骨頸骨折并有明顯移位,只能做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了。如果老年當時聽從醫生,骨折是不會進一步移位的,這樣就可以保守治療或簡單內固定治療。
老年由于活動量不是很大,外傷多是扭傷或跌傷,但不要覺得受傷輕,也不是很痛,就認為是傷了筋沒大事。老年多有骨質疏松,受到外傷時首先要想到可能發生脆性骨折。如果骨折了,還繼續活動或站立行走,可能引起骨折移位、加重軟組織損傷或造成繼發血管神經損傷。所以,老年受外傷后,不論受傷輕重,是否有嚴重疼痛,最佳的應急處理就是呆在原地保持受傷部位穩定不活動,同時呼救等待救援,經醫生檢查排除脆性骨折后才站立或行走。
誤區二:骨質疏松補鈣就行
骨質疏松癥產生原因至今尚未明確,但醫學界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
1、衰老:隨著身體老化,骨的新陳代謝功能會減慢,鈣吸收能力降低,骨骼中的鈣質會漸漸流失;
2、雌激素下降:雌激素會刺激骨質的形成及抑制骨質的分解,婦女若因卵巢切除或更年期,雌激素停止或減少分泌,就會加速骨質疏松;
3、營養失調:鈣攝取不足或常吃高蛋白、高鹽的食物,或嗜煙、嗜酒;
4、生活不正常:缺少運動、少曬太陽;
5、疾病:罹患腎病、肝病、糖尿病、高血壓、甲狀腺機能亢進、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或某些癌癥;
6、藥物:長期服用類固醇、抗癌藥、利尿劑等;
7、遺傳:骨質疏松有一定的遺傳性。
因此,骨質疏松不等于缺鈣,單純補鈣不能防治骨質疏松和骨質疏松性骨折。要預防骨質疏松,應當均衡營養、適度鍛煉。飲食中要含有充分的鈣質、維生素D以及其他養分,鈣和維生素D是增加和保持骨質量不可或缺的基本營養成分,而蛋白質及其他養分如磷、鈉、鎂等礦物質,也在維持骨骼健康中起著重要作用。運動可使全身和骨骼的血液循環明顯加快,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對骨骼有直接刺激作用,這些都能阻止和減慢骨質疏松的進程。
誤區三:骨折后不能活動
多數人認為,老年髖部骨折了,要好好養病,要盡可能臥床休息不能活動。殊不知老年骨折后不能靜養,越養病越多。
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后,如長期臥床,除可引起褥瘡等局部并發癥外,還可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DVT)、脂肪栓塞綜合征、墜積性肺炎、泌尿系統感染等并發癥。同時臥床期間骨丟失加速,骨質疏松加重,極易發生再骨折。
因此在治療期間,要嚴密觀察病情變化,采取綜合措施防治呼吸系統、泌尿系統感染和褥瘡等并發癥。強調早期進行肌肉的主動和被動鍛煉,盡早活動未固定的關節,在可能情況下盡量減少臥床時間。這樣才能盡快恢復功能,有效防止并發癥,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4.粉碎性骨折應該如何預防
隨著社會的發展,醫學科普知識越來越普及,人們普遍認識到機能鍛煉在骨折后康復治療中的重要作用,但人們也應該注意鍛煉是要有科學方法和專業指導的,不能急于求成,過早、過多、過度的鍛煉有害無利。
粉碎性骨折由于骨質碎裂較多,愈合和恢復功能需要的時間更長,因此在康復期的功能鍛煉就更為重要,但也應該更加小心,有些患者性急要強,受傷后總想早日康復,便自作主張的進行各種康復鍛煉,殊不知盲目的不科學的鍛煉不僅事倍功半,還常常引起更為嚴重的后果,比如下肢的粉碎性骨折如果過早的進行負重練習,可能會使已結痂的斷端再度開裂;再如上肢的粉碎性骨折如果過多過早的進行用力抓握訓練,可能會造成屈肌痙攣,引起屈曲畸形,難以恢復手部功能;還有一種情況是過多的注重了受傷部位肌肉力量的訓練,而忽視了運動協調性、關節活動度的訓練,從而影響了康復后肢體的功能。
特別提醒,粉碎性骨折的康復期,一定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康復訓練計劃,逐步鍛煉,以期最大程度的恢復肢體功能。
5.粉碎性骨折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粉碎性骨折患者癥狀典型,最常見的臨床檢查項目有:骨顯像,CT檢查,X線檢查,根據檢查結果,確診患者的骨折壞損情況,及時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6.粉碎性骨折病人的飲食宜忌
"民以食為天",骨折病人也一樣。讓骨折病人吃好,是家庭護理中很重要的一條。
絕大部分骨折雖無內臟損傷,但由于經歷了創傷或手術的打擊、終日休息、運動減少,原先的生活規律被打亂,可能胃口不好,受傷后短時期內較為明顯。老年患者和體質較弱或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更容易發生。在心理護理的基礎上,要在病人飲食花樣、調配上多下功夫,做到營養豐富,色、香、味俱佳,以刺激食欲。手臂活動不便的,還要喂飯。適當多吃一些西紅柿、莧菜、青菜、卷心菜、胡蘿卜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纖維骨痂生長和傷口愈合。
骨骼異常堅硬,主要由有機物和無機物所構成。無機物占比例最多的是鈣。人體內99%的鈣集中在骨骼內。受傷發生骨折后,人們自然而然地想到讓傷員多吃些鈣質,以加快愈合。不知從何時起,骨頭湯成了骨折傷員的最好補品。但是,根據醫療經驗及實驗研究,卻沒有發現骨折傷員需要額外補充鈣質的證據。骨折后受傷部位局部血液循環障礙,組織偏于酸性,骨折端可發生脫鈣。但這些脫出的鈣質并沒有被運走、排泄,而是溶解在周圍。等到局部創傷性炎癥恢復正常后,便作為修復骨折的主要材料沉積下來。
根據最近的研究成果,骨折病人需要補充鋅、鐵、錳等微量元素。這幾種元素,有的參與組成人體代謝活動中的酶,有的是合成骨膠原和肌紅蛋白的原料。經測定,骨折后病人體內上述物質的血清濃度均明顯下降。因此,在骨折早期適當補充,可能有利于愈合。動物肝臟、海產品、黃豆、葵花籽、蘑菇中含鋅較多;動物肝臟、雞蛋、豆類、綠葉蔬菜、小麥面粉中含鐵較多;麥片、芥菜、蛋黃、乳酪中含錳較多,骨折病人可適當多吃。除此以外,也可服用含有這些物質的藥物。
骨折早期因憂思少動,氣機郁滯,無力推運,常有大便秘結,臥床病人更多見。宜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進排便。
骨折病人不需"忌口",對飲食沒有什么特殊的限制。但有一點要特別提出的,就是不要吸煙。聲名狼藉的香煙與很多疾病有關,包括心臟病和癌癥,并可損害皮膚傷口的愈合能力。
禁忌(1)忌盲目補充鈣質
鈣是構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為骨折以后多補充鈣質能加速斷骨的愈合。但科學研究發現,增加鈣的攝入量并不加速斷骨的愈合,而對于長期臥床的骨折病人,還有引起血鈣增高的潛在危險,而同時伴有血磷降低。此是由于長期臥床,一方面抑制對鈣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增加的結果。所以,對于骨折病人來說,身體中并不缺乏鈣質,只要根據病情和按醫生囑咐,加強功能鍛煉和盡早活動,就能促進骨對鈣的吸收利用,加速斷骨的愈合。尤其對于骨折后臥床期間的病人,盲目地補充鈣質,并無裨益,還可能有害。
(2)忌多吃肉骨頭
有些人認為,骨折后多吃肉骨頭,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實不然,現代醫學經過多次實踐證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頭,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會使骨折愈合時間推遲。究其原因,是因為受損傷后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而肉骨頭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鈣。若骨折后大量攝入,就會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導致骨質內有機質的比例失調,所以,就會對骨折的早期愈合產生阻礙作用。但新鮮的肉骨頭湯味道鮮美,有刺激食欲作用,少吃無妨。
(3)忌偏食
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腫、充血、出血、肌肉組織損傷等情況,機體本身對這些有抵抗修復能力,而機體修復組織,長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腫的原料就是靠各種營養素,由此可知保證骨折順利愈合的關鍵就是營養。
(4)忌不消化之物
骨折病人因固定石膏或夾板而活動限制,加上傷處腫痛,精神憂慮,因此食欲往往不振,時有便秘。所以,食物既要營養豐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脹氣或不消化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5)忌少喝水
臥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動十分不便,因此就盡量少喝水,以減少小便次數,如此雖小便次數減少,但更大的麻煩也產生了。如臥床病人活動少,腸蠕動減弱,再加上飲水減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結。長期臥床,小便潴留,也容易誘發尿路結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臥床骨折病人想喝水就喝,不必顧慮重重。
(6)忌過食白糖
大量攝取白糖后,將引起葡萄糖的急劇代謝,從而產生代謝的中間物質,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機體呈酸性中毒狀態。這時,堿性的鈣、鎂、鈉等離子,便會立即被調動參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現酸性。如此鈣的大量消耗,將不利于骨折病人的康復。同時,過多的白糖亦會使體內維生素B1的含量減少,這是因維生素B1是糖在體內轉化為能量時必需的物質。維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神經和肌肉的活動能力,亦影響功能的恢復。所以,骨折病人忌攝食過多的白糖。
(7)忌長期服三七片
骨折初期,局部發生內出血,積血瘀滯,出現腫脹、疼痛,此時服用三七片能收縮局部血管,縮短凝血時間,增加凝血酶,非常恰當。但骨折整復一周以后,出血已停,被損組織開始修復,而修復必須有大量的血液供應,若繼續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處于收縮狀態,血液運行就不暢,對骨折愈合不利。
(8)骨折禁飲果子露
骨折與一般皮肉損傷不同,堅硬的骨質愈合時間比較長,短則1個月,長則半年以上。在醫院對好位置,作了固定以后,常需在家繼續休養、康復。做好家庭護理,促進愈合,尤其重要。
7.西醫治療粉碎性骨折的常規方法
急性期治療
粉碎性骨折就是斷骨處斷裂成幾塊,如果選用石膏固定,骨頭接上,稍有錯位,就會留下后遺癥,再說石膏并不能固定正骨,因為石膏是軟體的,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固定而已,石膏上久了,會使關節僵硬,無法彎曲,對以后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建議用夾板體外固定復位,然后選用野生草藥外敷快速接骨,一般3天就可接上,骨頭接上時疼痛明顯減輕80%左右,再用藥保養15到20天就可痊愈。不會留下后遺癥。在治療期間,不要過多活動患肢,以免影響骨頭的愈合,忌吃含激素的藥物。
在身體及經濟條件允許情況下可考慮行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選擇合適的時機,手術后可較早活動肢體,進行功能恢復,預后較好。